【论教·中国特色高校之道】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6年在学总规模3478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80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当前,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标志,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自觉,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
对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的基本判断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高等教育逐渐由专门化、精英化步入多样化、普及化阶段,呈现出若干发展特征。
第一,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黄金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先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双一流建设”等一系列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政策。它们定位不同、各有侧重,其指向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我国已与46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定;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论文和声誉指标进步显著;一批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高水平大学在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这些都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各级各类高校对未来发展的自信心需要进一步增强。
第二,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是大规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适应富士康生产线为代表的“工业2.0”时代以及“模仿和改进”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推动全球价值链上中低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优先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循序渐进的积累,必须实现大的跨越和创新;不能停留在自然而然的生长上,必须走出现行系统和惯性,进行一场自我扬弃和提升的改革。
第三,高等教育的价值观正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并进一步向学生本位转变。当下,第一个转变还远未完成,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短板化。第二个转变更是任重道远,表现为价值观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均值低、方差高。长期以来,我们有重视教育的工具属性而忽视教育的价值属性的现象。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滞后,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分析
环境指高等教育发展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技术、人口等的生态系统。承担起积累创新型国家所需战略性人力资本、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最恢宏和最现实的语境。当下,高等教育还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升级人才培养规格。奇点出现、科技爆发、认知盈余与共享主义将极大地促进工业化和智能化的进程,极大地推进人机交互以及机器间对话。这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强化批判性思维、评估信息质量及可靠性能力、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二,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强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重点领域包括环境保护、智能制造和医养结合,重点人群包括农村流动人口、退伍军人、少数民族和残疾人。
第三,全球化要求强化年轻一代应对世界变化发展的能力。国际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另一方面要强化培养大学生多元文化的认知、能力与经验。
第四,生源急剧下降要求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和形式。适龄人口减少是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全国高考报考人数,2008年为1050万,达到历史顶峰后持续下降至2013年的912万,2014—2016年保持在940万左右。一些省份降幅更加明显。江苏省高考报考人数,2009年为54.6万,达到顶峰后呈现递减趋势;2019年预测为32.8万,到达谷底,然后缓慢攀升。一些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态势。这倒逼高校必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从一次性学历教育转入终生教育的新常态。
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要问题的认识
第一,高等教育的使命。使命是对发展宗旨和建设理念的宣言,是对未来发展、长远目标的一种高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关于高等教育宗旨的时代最强音。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怀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登高望远,行稳致远,去自觉追寻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与“诗和远方”。
第二,高等教育的愿景。愿景是对理想未来的勾画。我们常常提要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人民满意的”是“更大、更好、更多”吗?从实际看,现阶段老百姓满意的高等教育也许是孩子全部上北大、清华。但教育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对一所学校来说是这样,对一个学生来说也是这样。理想的高校生态是高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因此,“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可以解读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适切的高等教育。本着这个愿景,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设计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创造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预期。
第三,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思路是对战略目标落实的路径设计。一是降低速度,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要引导高校和地方政府将关注点从规模和升格转移到内涵和特色建设上来。近年来,高校普遍存在严重的发展焦虑感。在众多数字化考核、绩效化项目的压力下,一方面,高校在科研与教学孰轻孰重中摇摆纠结:不重科研,排名上不去,不重教学,失去大学本位;另一方面,高校在“规模为王”与“内涵为王”中患得患失:不重规模,财政拨款会减少,不重内涵,学术竞争力会下降。“因一流而焦虑,抑或相反”成为高校发展的哲学命题。讲话、走路尚且不能慌张,更何况高校发展?要引导高校将兴奋点从论文发表转移到产学研结合、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SCI论文发表量位居全球第二、被引次数位居第四、引领指数位居第九,但国家核心竞争力与此并不对称。要将对接市场需求作为重要导向,研究方向更多地与企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论文要写到企业去、写到产品上、写到产业中。具体而言,研究型大学要聚力接轨世界科技创新,创造技术;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要聚力与产业合作,改造技术和使用技术。降速的方法,就是改变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方式,如,试行核定在校生规模的拨款制,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增加奖补,减少专项等。
二是优化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优化结构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场硬仗。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标准,标准决定质量,质量决定核心竞争力。”其一,我们必须围绕提高质量和公平的主线优化结构。其二,优化结构必须注意不同教育技术层面的比例关系。其三,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重要任务是整合教育资源。
三是转化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首先,要坚持本元回归,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不能为“生存”而放弃原则、为“发展”而改变信仰。其次,要坚持办学自主,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将办学的核心自主权还给高校。再次,要坚持产教融合。产业界是高教界的同盟军,普通本科高校以及研究型大学的部分学院向应用型转型是发展方向。最后,要坚持“一流”建设,但同时要注重高水平和研究型大学的差异性。争创一流,就是要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努力办出各自特色,推动形成各种类型协调发展、质量优良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可以简化成一个可以检验的标准,这就是要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实施高等教育战略的关键
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需要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看是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中国高等教育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一是价值体系建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不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重申,更是对高等教育价值导向的界定。二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大学章程,这是将改革发展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最理想的载体。价值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都是远比建设若干大楼乃至引进若干大师重要得多的东西。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袁靖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