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王琦)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在哪儿?很多父母在怀孕期间,就通过语言和音乐来和孩子“对话”,期冀给孩子带来更聪明的头脑。而一个人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古时候,尚有“朝闻夕死”的说法,如今,科技的进步更是让教育的边界不但扩大而且变得日益模糊。时代和科技的变迁正在不断重塑着“教师”这个角色:“唯一性”被颠覆、“权威性”被打破,不断发展的科技正在用磅礴之力推动着“教育”和“教师”一同被改变。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学习的设计者、搜集信息的指导者、解决困难的帮助者。同时,也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在8月26日召开的“2016中国首届校园CIO教育峰会”现场,作为一名已经有68年从教经验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从一把“戒尺”开始,将自己的从教故事娓娓道来……
改变中总有“不动如山”
“机器不可能培养人,人需要人来培养”
戒尺,如今的很多90后根本不认识,但这却是一代人的“求学记忆”,那时的他们,很多人都被不同的戒尺惩戒过。如今随着这个物品退出历史舞台,教育过程已有大不同:“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改变了人们从前对教育“在学校里头”的认知,而对人才的需要也改变了过去念书、背书、“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培养目标,“创新的时代,不仅需要有知识,还需要有能力,有思维。”在顾明远眼中,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发展为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平台:“教育可以照顾到每个个人的学习,适应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电脑都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帮助人类处理处理很多事务。“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把人类的智慧联系了起来,延展了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人的脑力了,而是全人类的脑力,我们都可以使用,都可以运用。”但即便给予信息革命带来的变革如此高的评价,顾明远依然认为“机器不可能培养人,人需要人来培养”。在他看来,“互联网思维确实给我们改变了很多,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与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要靠人。”
“师道尊严”被颠覆?
“教师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如此定义的两个字在孟子看来,归属于“君子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而如今科技的巨大发展早已改变了这种“以老师为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的关系如今成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在顾明远的自问自答中,一篇《“师说”新说》呈现在眼前:老师应该是一个学习的设计者“为每一个孩子设计适合学习的环境”;老师应该是搜集信息的指导者“要指导学生,让他们获得正确选择信息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老师还要是一位解决困难的“帮助者”,也应该成为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而作为儿童接触同学,接触同伴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形式和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消亡”,因为“学校是走出家庭,学生、儿童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个社会场所。”而接触同学,接触同伴,能够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和别人沟通,“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在顾明远眼中“永远是学生的榜样,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