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分层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影响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十大社会阶层在接受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和社会其他因素等。
[关键词] 社会分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经济条件
|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一般意义的社会分层包含通常所说的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个方面。社会分层和高等教育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双向关系。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分层对教育成就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筛选功能和对社会流动的促进作用上。高等教育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分层与流动。此外,就高等教育本身而言,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大学对人们今后的社会分层也有较大影响。
一、我国的社会分层
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阶层已经分化为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在我国,获得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越来越多地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虽然较高的教育水平不一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是只有具有了较高的教育水平,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的筛选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时,人们不仅仅追求物质需求方面的满足,而是相对更多地追求一种精神的满足,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追求,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的需求。然而,不同社会阶层在追求这种精神方面的需要时存在很大的不平等性。
二、社会分层对入学机会的影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采用问卷形式,对陕、湘、粤、桂、皖、鲁、沪、内蒙古等地50所高校的学生家庭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并以各类高校中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比例及辈出率为描述统计量,探讨了当前我国十大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差异状况。当辈出率等于1时,说明某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同一社会全体阶层的平均水平相等;当辈出率大于1时,说明某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于同一社会全体阶层的平均水平;当辈出率小于1时,说明某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小于同一社会全体阶层的平均水平。在调查所涉及的所有六类高校中,较高社会阶层的辈出率均高于平均数1;而较低社会阶层的情况恰好相反,他们的辈出率要小于平均数1。这说明从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来看,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在公办高校中,随着高校层次的提高,越是处于社会高层次的,其辈出率越高;越是处于社会低层次的,其辈出率越低。
有研究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并参照经济学洛仑兹曲线的定义构造出高等教育机会曲线,其结果表明,随着高等学校层次的不同,来自不同社会层次的学生数也是不同的。不同社会阶层进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机会差异是随着院校层次的提升而逐渐扩大的。差异程度最大的是部属重点高校。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底层社会子女更多地只能进入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公办高职院校等层次较低的高等教育机构就学。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对应的分布曲线更显弯曲且更偏离绝对平均线,这说明民办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程度要比公立高等教育更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民办高校的正常运转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维系,成本回收则全赖高额学费,民办高校中,辈出率急剧上升且高居各阶层之首的也均是私营企业主这样有着雄厚资本积累的社会阶层。
根据厦门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关于2001-2005年十一省市大学生背景简况抽样调查数据,可以以学校类型为列变量,以社会阶层为行变量导出如表2—1所示的数据,该数据也同样显示了这样一种现象。
从表2-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以部属重点院校和公立普通本科院校为例,部属重点院校的合计百分比与公立普通本科院校的总计百分比相比,比值为0.61922,而部属院校和公立普通本科院校中农民子女的百分比之比则为0.54723,城乡无业者失业者及半失业者子女百分之之比为0.384,二者均低于总体水平。相比之下,国家行政领导干部的子女为0.9429,经理人员的子女为0.8626。这说明农民子女和城乡无业者及半失业者等处于社会较低社会阶层的子女更多的是进入公立普通本科院校,而国家行政领导干部和经理人员等处于较高社会阶层的子女更多是进入部属重点院校。
三、原因分析
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经济方面,也包括阶级文化和职业特点等因素。具体而言:
(一)经济因素
以厦门大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关于“2001-2005级十一省市区大学生简况抽样调查数据库”的数据为依据,可以通过选择行变量和列变量得出表3—1所示数据。表中数据说明,高校学费和住宿费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以国家和行政领导干部阶层与农民阶层为例,国家和行政领导干部家庭中感到是“极大负担”的只有104人,占该阶层抽样总数的10.17%,而农民阶层中则有911人,只占阶层抽样总数的21.64%。
此外,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就不同,它影响到教育资源、学校条件、学习时间等方面的获得与选择。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其子女可能会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兼职,投放到学习上的时间相对减少;或是放弃求学的机会而去打工养家;或是选择教学质量较差而学费收取较低的学校就读;或是由于经济不允许而不能购买各种教育书籍,参加各种教学辅导,享受各种教学资源等。
(二)文化因素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其不同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差异。文化差异是指个体出身家庭,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及对子女期望等方面的差异。文化氛围不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就不同,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父母职业的差异会产生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不同阶层所能获得的社会信息资源也各不相同。父母职业层次较高,文化水平较高,其子女就拥有便利的条件来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这对于他们选择何种高等教育大有帮助。由于父母的职业差异,以及不同阶层的文化差异,孩子所接受的环境教育也是不同的,从而使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以及综合素质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城里的孩子一般拥有较好的家庭条件和学习条件,在综合素质培养以及特长训练上拥有比农村孩子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因此,在强调综合素质的今天,城镇家庭子女,特别是干部子女自然在竞争上处于优势。
(三)其他社会因素
对于社会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来说,他们对社会声望、权力等方面资源的占有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因此,他们的子女在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时更有利。近年来,影响高等教育公正的一个新因素是腐败现象。高等教育在我国仍然属于十分短缺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时,一些高校在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规范机制。这导致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极少数人的行为扭曲,产生腐败行为。
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十分突出,个体先赋的家庭阶层地位在个体竞争高等教育机会时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社会分层的格局必然对高等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迫使社会必须采取措施促进教育的公平,让更多的人有一个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来源:《大学·研究与评价》,作者:林健 董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