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我认为重中之重是创建多元开放的社会化学习环境。这既是教育领域最“民生”的工程,也是深化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牛鼻子”问题,还是推进多元化学习和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及评价改革的抓手。目前正值“十三五”规划起始之时,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环境建设布局。
一是整合需求,整体规划。现在教育到底需要什么环境和条件?什么样的学习环境算是优质?随着立德树人的推进、核心素养的提出、课程改革的深化、高考改革的逼近、家庭教育的强化等,教育界及社会各方面对学习方式、育人模式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有了更强的意识和更深的理解。项目学习、实践学习、研究学习、混合学习、综合学习活动越来越多,可以说我国已经迈入“大教育”时代。但一个大的问题是,支持这些教与学活动的资源、场所、环境严重短缺,学生“去哪学”的困境凸显出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近年来通过建设社会大课堂等,在社会教育资源统筹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但大部分地方仍然囿于课本和课堂,困于知识“传输”,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等核心指标仍然“下行”不止。这些问题关乎区域教育品质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文明程度,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制度安排。笔者认为,核心是创建立体化教育、多元化课堂、个性化学习条件。多元,就是指对学生们的学习要有多种途径、多种场所、多种形式和多种方式。开放,是指学生们不仅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要强化课外实践体验。个性化学习,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对于这些需求要做好整合,纳入教育“供给侧改革”一揽子规划之中,把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实践创新的、人文底蕴的、自主发展的、社会参与的、特色品牌的等等各项任务需求分层分类,建设相应环境条件,并形成完整系统,绘制“大教育”资源建设地图,建立学习环境建设项目库,根据财力逐年逐项建构,成效也将逐渐显现和扩大。
二是政府统筹,社会共建。随着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观念的深入,教育的社会化特征进一步发展,呼唤“大资源”支撑,学习环境建设也要联合联动、共享共荣。首先是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负责社会公共学习场所建设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需求,提供“一日三餐”等主食。如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建设,社会公共教育系统中的各类场馆建设等。按照服务范围和人均面积计算,大部分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和公共场馆缺口很大,建设任务很重。其次是各社会机构、各单位要承担相应的配合性教育任务,如行政机关、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所有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尽量向学生开放,承担教育职能和社会责任。再其次,私人资源性生产生活场地、工艺、活动也要积极发挥教育功能,如田园、山林、鱼塘等场地,与课程相对接的传统工艺、专业性活动等。还有部分经营性单位,也要最大限度对青少年学生减免和优惠。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对区域内教育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登记梳理,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逐渐实现区域学习环境建设的多元、开放、社会化目标。经济发达、文化深厚、文明昌盛、理念先进的地区可以先行先试,探索社会创新和组织创新机制模式。
三是功能优先,重点突破。从需求侧来说,可把教育任务和需求进行细分,转换为具体课程和教与学活动,分层分类对应找到落脚点,增强学习环境建设的针对性、关联性和有效性。从供给侧来说,要注重学习环境建设的系统性、结构化和适切性,避免结构性短缺和盲目扩充及升级。设计场馆和建设基地时,从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等多个效能层面考虑,关照青少年学习和发展的多元需求。突破路径包括:首先,能否利用较好的、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学,作为开放学习点,对周围中小学校开放,发挥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其次,部分企业能否承担一些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比如对于学校的一些科技类课程,可以双方结合起来完成。再其次,利用一些高职和职教中心的实践基地,对普通中小学开放。此外就是每个社区(乡镇)可否改建扩建一个教育教学辅助中心或学习中心,以其为龙头,在各居委会(村)建设学习点。这样在结构和系统上,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行业内外,实现课程、资源、环境、时空的深度整合与共享,从而把区域教育环境建成一个多元的世界。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关村学院 吕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