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抄完一整本的儒家经典,成就感满满。作为中华儿女,对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要有敬畏、有好奇、有偏爱、有责任心。”“通过这门课重新认识了儒家经典,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人文关怀,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评教系统上,回答“你在学习本课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不少学生一改评教时“例行公事”的态度,满怀深情地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写下这些赞美之词。
这门广受赞誉的课是北京师范大学新版本科生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中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新课——“四书精读”,主讲教师是2014年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北师大文学院青年教师孟琢。
“四书精读”课程的火爆程度从选课情况可见一斑。“不夸张地说,即使把选课人数设定为300人,学生还是要‘抢课’的。”孟琢也曾设想把课程人数压缩,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奈何课程开设两年来每年选课人数都爆满,有太多学生想近距离感受经典和传统的魅力。为拓展线上互动,孟琢充分利用互联网与自媒体手段,通过课程微信群和公众号“章黄国学”与学生互动,这种立体化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反馈。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生的追求与理想也面临一次飞跃。他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度过大学生活?用什么样的思想打下自己的精神底色?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如何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生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反复思考的内容。”孟琢说,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来没有仅仅停留在知识与学术层面,而是开一门树人的课程,一门带有精神高度与理想内涵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先贤伟大的道德与生命,理解中国文化的根壤所在,对传统产生一种带有温情、敬意与亲近之感。”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孔子逐渐从课本上一个遥远的圣人成为可以走进我们心中的智者。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生命的感动,认识到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用最初的信念去做自己期待的改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彩,这就是经典浸润于心的力量。”北师大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名学生在课后学习体会中写下了这些感言。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构建了“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截至目前,已开设近800门通识教育课程,学生在通识教育模块修读的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50%。
据悉,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是北师大此次培养方案修订中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资源最多的部分。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每学年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史记》选读”“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明清小说选读”“元明清戏曲选读”“中华文明(古代部分)”“中华文明(近现代部分)”“周易哲学”“禅宗美学”等73门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吸引了3500人次选课。
“致力于文化育人,是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精神资源,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正是通过这些经典研读课程,为学生发展绘就精神底色。”北师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专门组建了由39名教授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专家委员会,分理工、人文艺术、社科3个组对全校申报的通识课程进行审核,并建立了通识教育课程准入和退出制度,以保证课程质量。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04月25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发布时间:2017-04-25 记者: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