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杭州11月14日电(王艺锭)“今年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6月2日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成员国,标志着我们在工程教育认证上与国际实质等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工程人才培养已经完全做到与国际接轨,我们的工程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13日下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于杭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闭幕式上表示。
瞿振元认为,首先是我们还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是过多地考虑老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么样,却对学生学了什么,怎么学的,达到了什么成效还缺乏应有的关注。“学生毕业的时候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需要学校在他们一进校门的时候就制定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去培养,但我们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还没做好。”
其次,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工科教学理科化”的倾向,轻视实践,不够重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养成。
另外,我国高等院校工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学理轻伦理”的问题。“工程技术的原理老师都可以讲,但是工程技术也要跟社会、环境、自然发生关系,它可能包含着经济的原理,法律的元素,还有审美的要求,我们在这方面有些还是空白。”
瞿振元认为,要解决工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是关键。“要帮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能力,老师就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他指出,我国工程类教师队伍总体比较年轻,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60%,“年轻是优点,但也必然暴露出缺点,比如实践经验不足,对当下社会了解太少,讲的内容局限于教材”。
他表示,举办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正是为了帮助年轻教师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时也是帮助解决高等工程教育关键性的问题。“通过举办这样的比赛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高等教育发展就有了最为可靠的基础。提高青年教师的全面素养,执教能力,实践经验,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个大赛我们要坚持下去,做得更好,更大范围推进,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助推器。”
转自:腾讯网(信息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