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90后和小伙伴把《琵琶行》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歌曲视频一上传网络,就被不少网友封为“高三语文必听曲目”。许多00后高中生甚至感叹:“终于找到了背古诗的正确姿势!能不能出个高考语文背书系列,把古诗全写成歌呀?”(《扬子晚报》5月9日)
听听歌,哼哼曲,顺带着就把长篇古诗文“拿下”——对于师生来说,这简直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了。晨读课上的书读百遍、填空题前的绞尽脑汁,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事半功倍的“出口”。看完这5分钟左右的视频,难免要感慨一番。
古诗词的二度创作,当然不是从这首《琵琶行》开始的。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等,都先后被改编成流行歌曲,且赢得口碑。而今,各色古诗词手机软件更是把传统文化的严肃性与现代文化的娱乐性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古诗词普及与传承做了很好的试验。最典型的例子,当属《中国诗词大会》。在热播季,当真是“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这股现象级的文艺清流,不仅带火了诗词类节目,亦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辽阔之美、高远之境,借助多种时髦形式,得以时代化传承与表达。
对一代年轻人来说,传统文化的“面目”很可能决定着它的亲近感与传承度。如果鞋是旧的、路是老的、话语是陈腐的、心态是傲娇的,那么再美好的事物恐怕也注定成为尘封的“故事”。有鉴于此,顶层设计早就提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大概就是十六字箴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古为今用。
对基础教育来说,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尤显重要。好的文化载体能让传统文化的传播事半功倍。古诗文的《琵琶行》可能看起来“很吓人”,但改头换面成流行歌曲,就面目柔和很多。类似的典型案例好不少: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创设的“三生梦域”,有专家认为它重塑了受众对于中国古典神话的视觉新想象;又比如,有知名自媒体人欣喜于“竟然在陌陌直播上见到专业乐手在拉《二泉映月》”。这些或主动或自发的变局,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打开方式”多元化的见证与实践。
辩证而言,对于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既不能过于保守,亦不能过于激进。只能说,流行的节奏增加了背诗的乐趣,但文字本身的记忆功夫,并未因此而减少多少难度系数。说得再直白一些,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古诗词一经唱和就自动飘进了记忆深处。再有一点,古诗词的句读与节韵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不可能天然无缝接轨。传统的基于释义基础上的朗读,仍是真正熟练掌握古诗词的不二法门。一味追求解构的狂欢,很可能捡了衣裳、丢了灵魂。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05月11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伦 作者:邓海建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