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专映像
最近更新
传承“六地”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沈飞航空博览园实践研学活动

20245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指出: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为了持续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大思政课”建设为重要抓手,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会同党委组织部共建联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了一系列辽宁红色“六地”实践研学活动。

9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专任教师联合建筑工程系和管理工程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赴沈飞航空博览园开展研学活动,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沈阳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要地,享有“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美誉,为加速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家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同学们在了解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切实感受到“航空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情怀,并表示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学生将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与汗水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在戴茹老师和侯越老师的带领下,师生首先参观了沈飞航空博览园的主展馆,通过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前世今生,学生了解到正是由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爱国将领张学良修建的东北航空工厂中途废弃,直到1951年在抗美援朝的炮火中新中国航空工业才得以正式诞生。从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5的试飞成功,到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代名机——歼6飞机,再到第一种两倍音速的歼7飞机,中国航空工业不断发展。1969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歼8飞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沈飞不仅仅是中国歼击机的摇篮,还是中国飞机设计的摇篮,从军用歼击机到民用客机,从沈飞一枝独秀到成飞、贵航的全面发展,从新中国初的艰难启程到改革开放后军转民时期,师生感受到沈飞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团结互助、不等不靠的精神,实现了军民融合发展和全面发展。进入新时代,沈飞公司生产了我国第一种舰载歼击机---15飞机,成为辽宁舰的核心编队武器。驻足在航空母舰辽宁号和歼十五飞机模型前,管理工程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深情讲述了《罗阳: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故事,罗阳精神使学生们懂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才能不负韶华。最后师生参观了户外歼击机展览场地,在一架架威武的歼击机前,建筑工程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向师生详细介绍了各式歼击机的特点、性能和优势,同学们纷纷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感到自豪。

此次沈飞航空博览园研学活动充分展示了辽宁“六地”精神,师生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弘扬历史,深刻体会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中国歼击机摇篮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之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独立自主的气节、团结奉献的传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构建“大思政课”的育人格局中,以“党建+教学+实践”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青年当先锋,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初审初校:侯越

复审复校:董悦

终审终校: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