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回应总理心声 钱学森的话引发追问
10月31日,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将整个北京装点得澄明洁净。这一天,全国人大表决选出了新一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而就在其时,国人引以为科学的骄子、民族的脊梁与知识分子的典范、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辞世。
纷纷雪花中,两件事情的叠加,更加剧了人们对中国教育未来走向的叩问。
钱老的一句话一直被总理记忆,“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温总理探望钱老时老人如此对总理说;2006年末,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温总理曾以钱老的这个问题,求教过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总理去35中慰问老师,在谈到钱老对教育的担忧时,他语重心长地对老师们说,“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同时,又大声疾呼:“我们需要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
温总理的这番讲话发表于20天前,网络上应者多多。新任教育部长在此背景下上任,自然期待也多多。
以哲学的思维抓教育
“当前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是熟谙现实国情、了解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教育战略家。”几年前,曾经是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袁贵仁如是说。
的确,人们现在期待着研究哲学出身的新一任教育部长能以哲学家的战略思维抓教育。袁不仅仅做过大学的哲学教授,而且担任过中学教师、大学校长、市教委主任和多年的教育部副部长,应该说,比较熟谙现实国情和教情,也正基于此,教育界内外对他的履新充满了关注和期待。目前,中国教育仍然在尖锐的供求矛盾中追求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教育要回应的各种诉求多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多多,也因此,人们希望,这位学哲学、研究哲学出身的教育部部长能够以科学的发展观和辩证的方法治理涉及上百万所的教育机构和近三亿教育人口、更牵系全民族利益的庞大的教育体系。
有人特意致信编辑部提醒:仅仅靠政府力量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不够的,希望部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制度设计上,致力于充分凝聚包括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和国际资源在内的社会各种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让各级地方政府动起来,让企业动起来、让民间动起来,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公共消费,政府在保证公共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前提下,还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对优质教育、特色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孙惠玲也特别致信本报:当教育工作千头万绪时,人们“看教育千差万别”时,需要抓住牛鼻子、理清问题的脉络,才能治本。孙委员说,近年来,不论是教育部,还是地方政府都是实实在在地、想方设法地解决一些问题,但遗憾的是,面对盘根错节的矛盾,做起来收效甚微。不在千头万绪中梳理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任何一个措施和办法也只能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困境中。
期待包容、倾听多元的声音
而让大家动起来,让大家满意,必然需要包容、倾听多元的声音,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吉利大学创始人罗晓明特意致电表达如此的热望:希望新部长能凝聚社会各界,倾听多元声音,“在今天社会高度分化的背景下,不同阶层、背景人士的诉求不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没有多元声音的参与,究竟能让谁满意?”罗晓明还说,社会发展的多元决定了思想和思潮的多元,每一种声音都是为解决现实问题开的一剂药方,都将给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备选方案。今天的思想界和学术界也因为背景的不同,会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或者与某一利益群体的诉求较为接近。各种声音沟通、协商的过程事实上也是社会各界达成共识的过程。比较令人担心的是,目前的教育决策者多出身于政府公办学校,而少有行业办学、社会团体办学和民间办学的真切体验,希望能够有机会多听听来自民办教育界的心声。另外一方面,作为培养人的部门,教育要为生机勃勃的社会发展、社会实践服务,所以,还希望教育部能够尽可能多地听听企业界的声音。人们希望新任部长能够广开言路,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开展各种讨论问题的争鸣和讨论,倾听多种声音,在争论、沟通、协商过程中达成共识。
期待教育家办教育
恰如温总理所说,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人们还期待一位教育家部长,同时解决大学的官僚化倾向和急功近利的倾向。“我们对新部长抱着这样的期望:让行政领导静下心来,理顺机制,把今天的学生视为未来的人才;让校长们潜下心来,搞教改,想育人;让教育去掉浮躁和虚夸,去掉急功近利,按其本身的育人规律改革和发展,直至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想必教师出身的孙惠玲当能代表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
“教育是数千年积累的专业工作,当前教育积累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不只需要行政执行力,更需要大胸怀、大智慧、大思路。”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在文章中写到,“只有具备战略思维的教育家部长,才能应对教育领域长期积累起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才有可能将中国的教育引向新的前景,才能更好满足所有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实现民族复兴。故此,希望新任部长能真正成为教育家部长。”一位叫孙龙存的博士生特别撰文说,期待教育本身去行政化、官僚化。改变“宙斯已被赶出天国,权力主宰一切”的教育现状,贯之以蔡元培所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精神。
就在此文即将发稿时,全国政协委员王东林的一封短信想必能够表达各界的心声:钱老的问题也是一个民族的忧思和牵挂。我希望中国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能够真正回答并解决这一事关民族兴衰的大问题,不要让钱老的牵挂成为漫长的遗愿,这是对钱老最好的献祭!
(蒋国华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后:
创造宽松的环境 让教育回归本质
看到一篇篇热切的文字,编辑似乎能感受到新部长的重压。编发之余,编辑部希望特别提醒人们的是,改革的重任不能只寄望于一个人身上。教育决策需要依靠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专家的共同智慧,从容的教育家办学的环境不能仅仅寄望于一个部门来创造。人人都是建设者,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激情,还需要理性,需要各界相扶相携,需要宽松的舆论环境。
一句话,教育发展的新契机,需要全社会共同创造。(贺春兰)
(文章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 17:04 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