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
最近更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育改革发展新课题

■教育不仅能够直接通过自身的发展拉动经济发展,还能够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诸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相适应的地方。

■充分发挥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使教育改革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赖德胜 李长安

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项核心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加快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转而不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最大障碍。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教育发展过程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协调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是实现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

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事实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不仅能够直接通过自身的发展拉动经济发展,还能够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式。教育及其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高是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区分了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概念。他在《教育和经济增长》一文中研究了美国1929年至1957年的经济增长后认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有33%贡献率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增长理论进一步指出,知识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而由教育和培训形成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更为显著。目前,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5%以上。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教育发展往往是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率先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教育发展在促进这种转变中功不可没。日本在二战以后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的过剩供给,迅速走上了经济起飞的道路,并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实现了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其间,日本的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日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发展在三个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推动作用。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起着关键性作用。根据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在经济起飞前的传统社会,农业所占比重最大,此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劳动数量的投入,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最小;在起飞阶段和工业化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断增大;在后工业化阶段,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最高,此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最大。

提高劳动者的“配置能力”,使劳动者减少失业风险并获得更高的收入。配置能力是指劳动者发现机会、抓住机会,使既定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从而使产出增加的能力。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配置能力,不但能够增强自身的生产能力,还能够提高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获得更高的配置能力,还能够使劳动者获取更高的收入水平。研究发现,接受教育能给劳动者带来正的收益率。在大多数国家,教育收益率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并已超过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从1975年到1995年,美国大学教育收益率从8.2%上升到13.3%,远远高于美国其他资本投资收益率。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消费的能力也相应提高,这就为经济由主要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创造了条件。目前在发达国家,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在60%以上。

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是科学技术创新和转化的基础。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再次转变与升级,其标志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而高耗能的传统产业也得到了较为彻底的改造。这一切得益于美国长期积累的雄厚的人力资本厚积薄发所带来的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会逐渐发生变化,第三产业的比例迅速提高,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

此外,教育发展本身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扩大教育规模、增加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学校的教学设备等,都是扩大投资的重要领域。许多国家在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各种经济刺激计划中,都不约而同地把投资教育作为尽早摆脱经济困境的良方。如美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明确将教育与能源、医疗等一起纳入重点投资对象。据测算,仅仅在教育领域的刺激计划就将至少给美国创造5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教育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仍有差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基础教育的覆盖率,还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教育结构得到改善;教育投入的总量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教育不断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地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的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创新型人才不足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落后于教育规模的扩大,创新型人才、领军型人才偏少。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模仿创新,专利技术以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为主,而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偏低;高等院校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

教育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脱节,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教育与经济结构失衡导致技术工人严重短缺,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但由于重视不够和资金缺乏而发展缓慢,致使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工人才难求。

据统计,当前中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33%,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则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50%以上和30%。教育结构失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针对劳动者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不足,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不到1%,其中创业成功不到10%,大大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教育财政投入不足,造成了我国劳动者素质总体上依然偏低。虽然早在1993年制定的教育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时至今日该目标仍未实现。教育投入少限制了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劳动者依然没有摆脱总体素质低下的状况。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存在,是我国始终走不出世界产业链低端命运的根源,也是阻碍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和“创造大国”转变的重要原因。劳动力素质低下还是当前我国无法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43%;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国家财政支出不足,使教育负担向居民个人转移,抑制了消费型社会的形成。全国妇联最新的一项调查指出,目前仅大学学费就至少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4%,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10%。如此沉重的教育负担,将使居民放弃一部分消费,致使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不高,扩大消费、改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目标迟迟不能实现。

在政绩考核体制下,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对教育投资缺乏热情。甚至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对教育的关注也显得相对薄弱。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经费不足,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资水平低下、校舍不足、设施落后的问题十分突出。事实上,教育领域的投资缺口远比其他领域严重。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危房面积仍有3358万平方米,占普通中小学校舍面积总数的2.48%,其中9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村。而有关测算表明,仅为了实现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化,资金缺口就达到上万亿元。

发挥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并没有实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步,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使教育的不断深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素质提高—科技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集约型增长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素质提高—工资提高—消费扩大—消费拉动型增长方式。

继续扩大教育规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快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是从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为此,我国的教育发展依然要走规模扩张的道路,注重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接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扩大教育规模,客观上要求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到2012年达到4%。为此,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强化政府的“问责制”,以保证实现教育经费的投入目标。

提高教育质量,并将其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首要指标。教育质量不仅表现在学校教学效果方面,更体现在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方面。因此,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当前,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脱节是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坚决摒弃单纯以升学为目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应试教育做法,从招生体制、考试方法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改革。

加快调整教育结构,将职业技术教育置于特殊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技术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不仅大多数的公办高校对职业技术教育兴趣不大,甚至民办高校也纷纷向公办高校看齐。在公办高校依然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许多民办高校不是力图走自己独特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路”,反而一味地在办学过程中简单模仿公办高校,片面追求“唯学历论”,致使两者呈现出明显的趋同化、雷同性现象。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除了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打破公办教育资源垄断的格局,为更多社会力量进入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化解大学生就业难和缓解“技工荒”的双重成效,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养更多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加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使我国的教育结构出现失衡,还是经济不均衡发展的根源之一。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等矛盾,都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有直接联系。消除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应明确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为主要“责任人”,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从而为推进教育公平奠定制度和政策保障基础。

(作者赖德胜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长安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