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
最近更新
高职院校如何做好综合素质“营养套餐”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角色是厨师,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企业得到适岗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两道“营养套餐”缺一不可。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对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远落后于专业技能。如何做好综合素质这道“营养套餐”,需要高职院校在精选营养配料、制定配餐计划、提高厨师手艺和营养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树立学生社会素养和职业素养“双线”培养观

牢固树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观。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目前,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生源素质不高,仅仅提供专业技能“套餐”,会因“饮食结构”单一而导致学生“营养不良”,企业就会“吃不饱”。因此,高职院校树立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实施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双线”培养。高职毕业生首先应该是具备较高素质的社会人,然后是具备较高素质的准职业人,综合素质“套餐”可以划分为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两大“菜系”。两大“菜系”围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三种“营养结构”,根据社会和企业的不同要求,配好“营养原料”,增强学生的社会素养和职业素养。

构建贯穿学生成长过程的活动性课程体系

构建活动性课程体系,把“菜”做出营养来。如何把选好的综合素质“营养原料”做成“佳肴”,不同的做法结果差异很大。用高压锅尽管用时短,熟得快,但营养少,味道差,常常无人问津;用小火慢熬尽管用时长,熟得慢,但营养多,味道佳,常常供不应求。

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课外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由于“厨师”重视不够、方法不当,做出的“菜”吸引力不强,“色、香、味”欠佳,产生了“高压锅”现象,学生“勉强下咽”,部分学生出现了“厌食症”,营养效果不佳。因此,必须构建与第二课堂相适应的活动性课程体系。活动性课程具有活动和课程双重属性,即有活动的灵活性也有课程的约束性,是指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正式设置、经过精心设计和系统开发、以活动方式出现、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全员参与的一种综合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体系建设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企业,按照“主题鲜明、设计合理、富有特色、形成机制、成效显著”的课程标准,将零散的课外活动重新整合、系统开发、精心设计,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实现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成为综合素质“营养套餐”中“色、香、味”俱全的一道道佳肴。

实施“分级递进”的营养配餐计划。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要讲究营养配餐,循序渐进,制定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活动性课程培养大纲,根据不同年级的营养需求,提供不同的养分。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活动性课程包括社会素质活动性课程和职业素质活动性课程。

一般来说,低年级主要进行社会素质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模块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军训、入学教育、劳动周、爱国主义电影周、“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感恩教育、文明修身工程等;科学文化素质模块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读书工程、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高雅艺术进校园、“人文之旅”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健康素质模块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主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月、阳光体育运动等。高年级主要进行职业素质培养,职业道德素质模块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诚信文化节、职业道德讲坛、责任感教育等;专业文化素质模块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学风建设月、专业技能竞赛、专业论坛、专业社会实践、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企业文化节、模拟面试大赛等;职业心理素质模块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沟通素质拓展训练、团队合作素质拓展训练等。

践行“活动导向、任务驱动”的培养模式。在活动性课程教学中,要确保学生充分吸收“套餐营养”,活动是导向,践行是目的。每门活动性课程要设置实践任务、任务学分和考核标准,为确保学生高质量完成任务,需要编写活动性课程任务指导书,收集整理哲理故事、经典理论和自测量表等任务背景资料,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践行,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建立学生、高校、社会和企业“四位互动”营养考评机制

在学生综合素质“营养套餐”的配料、制作过程中,要经常“品尝”,适时“调整配料”、“调整火候”,建立学生、高校、社会和企业“四位互动”的营养评价机制。

健全学生和“厨师”的校内考核体系。设置学生综合素质学分,每学期对学生修分情况进行考核,毕业年级学生要开展综合素质答辩;加强“厨师”考核,学校对学生工作者要定期开展述职和学生满意度测评,不断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制定学生工作者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校内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不断提高厨师“手艺”,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效保障。

健全社会和企业的校外评价体系。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化过程管理,使学生综合素质“营养套餐”制作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提高“厨师”服务质量。建立企业介入评价机制,吸收优秀企业管理者、技术能手建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指导学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聘请优秀毕业生、企业管理者、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作为学生兼职辅导员,不断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筛选优秀企业,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基地;吸纳企业参与,举办开学典礼、技能竞赛、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等重大活动,增加活动性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营养套餐”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高职院校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合理“配料”,构建活动性课程体系,实施“分级递进”的营养配餐计划,建立“四位互动”的营养考评机制,确保学生“吃好”,企业“吃饱”。

(作者: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穆学君,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年8月31日,第7版)